?中國領先的景區旅游門戶網站-為旅游愛好者提供旅游攻略,游記,達人問答,門票優惠信息 


張家界旅游集團上市公司(000430)

張家界中國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服務

旅游咨詢熱線:

0744-8277999

  >  旅游攻略  >  張家界大峽谷游玩攻略及費用

張家界大峽谷游玩攻略及費用

更新時間:2017-10-24 小編:何朝暉 0 10126
25年前,張家界初為人識,我作為經濟日報記者,第一次探訪當時還默默無聞的慈利縣索溪峪景區,寫下《索溪峪勝景天下奇》通訊并配發4幅照片,在1984年9月3日《經濟日報》二版刊登了大半個版,引起全國讀者興趣,被當地列為早期宣傳張家界有影響的報道之一。之后,我又組織中央媒體記者多次采訪武陵源,并在2000年3月作為中央電視臺特邀嘉賓,在武陵源列入世界自然遺產8周年之際講述“張家界奇聞”,通過央視四臺向海外觀眾解說我家鄉的奇峰、怪石、幽谷、秀水、溶洞“五絕”。

家界新發現了一個大峽谷景區!得到消息,我比那些旅游探險發燒友還要耐不住性子,利用回鄉探親之機捷足先登,先睹為快。因為張家界是我老家,我與張家界的旅游有緣。

    25年前,張家界初為人識,我作為經濟日報記者,第一次探訪當時還默默無聞的慈利縣索溪峪景區,寫下《索溪峪勝景天下奇》通訊并配發4幅照片,在1984年9月3日《經濟日報》二版刊登了大半個版,引起全國讀者興趣,被當地列為早期宣傳張家界有影響的報道之一。之后,我又組織中央媒體記者多次采訪武陵源,并在2000年3月作為中央電視臺特邀嘉賓,在武陵源列入世界自然遺產8周年之際講述“張家界奇聞”,通過央視四臺向海外觀眾解說我家鄉的奇峰、怪石、幽谷、秀水、溶洞“五絕”。

    現在,張家界風景已是舉世聞名了,但張家界大峽谷卻是“養在深閨人不識”。于是,在25年后的2009年春節,我在群策堂弟盛情相邀下,以一位金融從業者而不是記者的身份第一次探訪大峽谷,三個小時有驚無險的逍遙游,別有一番感悟在心頭。

    峽谷常藏于深山,故有“深山峽谷”之說,交通不便,然而剛開發的張家界大峽谷卻是例外。這里地處武陵源區與慈利縣交界的三官寺鄉,從張家界市區或慈利縣城驅車不過一個半小時左右,從湘西唯一的仿古式溫泉度假村江埡溫泉出發也就半小時車程,如游完武陵源風景區再到大峽谷則只有十多公里,可謂是舉足之勞。

    我們從慈利縣城驅車常張高速公路轉插306省道,在公路附近的大峽谷景區門樓前泊車,徒步幾分鐘,就到了大峽谷邊緣。眨眼之間,景色突變:一路茂林修竹的連綿丘陵忽然隱去,眼前塌陷出一片峭壁如削的險峻深谷,一條山道穿過絕壁裂縫,幾乎是垂直伸向谷底。導游介紹,整個峽谷景區占地面積60多平方公里,但要從峽谷頂端進入峽谷底部僅此一條通道,可謂“一夫當關,萬夫莫開”。

   “一線天”,是張家界大峽谷的第一景,也是進入峽谷的必經之路。這道由大自然鬼斧神工劈開的石縫,垂直高約400米,最窄處不過兩米。腳下是陡峭的石階,兩側是相互對峙的懸崖,頭頂依稀可見一線天空,我們伴著心跳,戰戰兢兢,亦步亦趨從峭壁夾縫中拾級而下。這條游路或由麻條石鋪成,或在峭壁上鑿成,懸空處則用枕木搭成。階梯兩側,是修飾成樹皮外貌的鋼筋水泥扶手,游人在此行走,心和腿都繃著勁兒,腿走軟了抓住扶手歇歇,一種安全感涌上心頭,過快的心跳也就慢慢平緩如常了。

    我走在石階上舉頭回望,這條懸掛在高高峭壁上、穿過狹長的石縫蜿蜒而下的陡峭游路,就像是一道從天而降的“天梯”,它使得原本沒有路的地方有了路,使得不可逾越的天塹變成了通途。同行的張家界大峽谷風景區陳志冬董事長介紹,這道“天梯”不是天賜的,而是靠了當地的山民,腰系繩索,手扶峭壁,肩扛背馱,將這些堅硬而沉重的石頭從山頂一塊一塊地運來、鋪好,鋪成現在這條看似險峻、其實結實安全的1600多級石階棧道。

    “南方紅旗渠”,飛泉瀑布群映出道道彩虹

    從“天梯”上膽戰心驚地走下來,抹去滿面冷汗,對于游人而言,是一次興奮難忘的探險經歷。但對于當地山民而言,飛崖走壁卻是家常便飯,平淡得不屑一提。下到“一線天”約三分之二處,有一處稱之為“南方紅旗渠”的人文景觀,便是本地山民開山劈嶺的杰作。這條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開鑿于絕壁上的人工水渠,一共修了七年,最初由石匠吊在峭壁上一錘一錘地鑿,一炮一炮地炸,鑿出簡易通道后,再用毛驢馱材料,在狹矮地段毛驢因為不會低頭穿過,結果從懸崖上掉下摔死好幾頭……令人沒有想到的是,當年為了解決飲水困難的小水利工程,現在卻成了旅游勝景。遠遠望去,彎彎曲曲的水渠宛如一條系在峭壁上的透明腰帶,逶迤飄逸;走近細看,泉水清澈見底,潺潺流水漫出渠外,飛流直下,形成若干臨空瀑布,在陽光映照下,折射出一道道七色彩虹。

    倚在“天梯”的扶手上,目光從不勝欷噓的“南方紅旗渠”收回,移向近在咫尺的兩側峭壁,獨特的峽谷地貌與生物景觀比比皆是。數層樓高的巖層排列有序,或平行彎曲,或錯落有致,顯示出四千萬年前印度板塊北移至勞亞古陸、造就武陵源奇異地貌過程時,巖石擠壓變化的歷史痕跡。石壁之上,頑強生長著各種樹木藤蔓,裸露的樹根有的蔓延扎入數十米遠的巖縫中,為綠色的生命尋求養料。有一根“千年古藤”,老藤新枝居然爬滿了一畝多面積的峭壁,也許,這又是一個尚未確認的生物生態的新記錄。由此我生出一個靈感:在經歷了穿行“一線天”的驚險緊張后,緩緩漫步“三疊游道”,觀摩研究一番地質與自然生態,不失為游客放松心情、增進知識的一個最佳選擇。目前國內虎跳峽、怒江大峽谷、浙西大峽谷等峽谷景區正在探討以探險、探秘、徒步和修學相結合的旅游新思路,重視開發自然生態、地質知識和文化遺產等興趣產品,拓展科考旅游的范疇,這對于剛剛開發的張家界大峽谷旅游規劃,應是一個有益的啟發。

    幽
谷逍遙行,飛瀑流泉養眼又養生

    踏“天梯”穿“一線天”下行到張家界大峽谷底部,約摸一小時光景。經歷了險路險景的緊張與刺激之后,徐步緩行在通向幽谷深處的枕木棧道上,腳底咚咚作響,我如釋重負,開始了真正輕松的逍遙游。

    我是在春節期間去的張家界大峽谷。冬天的湘西北,寒氣襲人,萬物蕭瑟,但在峽谷內行走,撲面而來的卻是溫潤的暖濕氣流和清新的草香氣息。峽谷兩壁飛瀑不斷,水霧彌漫。一條清溪在谷底卵石間流淌,汩汩潺潺。飛瀑流泉,孕育了峽谷中茂密的植被,為沿途各種原生態自然景觀注入了一股靈氣。

    飛瀑應該是張家界大峽谷的一大亮點。即使是在冬天的枯水季節,我仍親眼目睹了“翠潭攬瀑”、“彩虹廣場”、“石竹仙泉”、“仙人洗面”、“蝴蝶泉”、“一簾幽夢”等十余處瀑布。瀑布大小不同,風格不一。

    豪放派大瀑布如“翠潭攬瀑”,水流從鑲嵌在峭壁半腰的水渠缺口處突奔而出,騰空直下數十丈,直泄谷底深潭,濺起一團白霧。我們從瀑布對岸路過,正值斜陽映照,深潭周圍升起一道彩虹,五顏六色,時隱時現,立時引來一串驚喜的大呼小叫。

    婉約派小瀑布如“一簾幽夢”,涓涓泉水漫成一片,從棧道上空的懸崖上淌下,形成雨簾,細風吹過,飄飄灑灑,幽幽怨怨,令人聯想起瓊瑤筆下的紫菱:“我有一簾幽夢,不知與誰能共”?

    據介紹,在豐水季節,張家界大峽谷瀑布成群,形態各異,以名狀物,就有飛瀑、噴瀑、簾瀑、線瀑、霧瀑、滾瀑等等。彩虹與瀑布相伴而生,只要有陽光照射,你就可以在瀑布旁看到彩虹,數不勝數,美不勝收。彩虹最集中的地方,則是“彩虹廣場”,可惜是在冬天,我只能隨著導游的解說,去想像絢麗夏日里彩虹爭奇斗艷的美景。

    流泉是峽谷景區的另一大特色。張家界大峽谷原有兩個名字,一個叫“爛船峽”,因峽谷溪流源于神泉溪,曾從泉眼中涌出過很多爛船板而得名;一個叫“亂泉峽”,因峽谷中溪泉眾多,滿峽飛流而得名。名不虛傳,我在峽谷中行走兩個小時,始終有流泉相伴,由泉而溪,泉溪相匯,最后在峽谷出口,形成青山碧水“神泉湖”"

    沿谷底溪畔彎彎曲曲的棧道漫步,清澈的溪水透明見底,有小鳥嬉水、小魚漫游。各色卵石千奇百怪,或裸露在岸,或躺在水底,各自展現出絕不會重復的天然紋路,令賞石愛好者禁不住止步靜觀,浮想聯翩。

    溪水在卵石間竄行,因不同的落差流速而發出不同音調的水響,如天籟之音,凈人耳根。從繁雜的都市、喧囂的塵世抽身,來到此山此景中逍遙行走,走得懶慵了,你可以一屁股坐在溪邊,赤腳伸進冰清玉潔的溪水中,仰望藍天白云,耳聞淙淙泉聲,漸漸如入無人之境,那是何等的清靜、何等的閑適、何等的恬淡愜意!

    回歸大自然,感悟人生寵辱不驚

    由于張家界大峽谷此前人跡罕至,因此,峽谷的植被基本保持了原生態。石壁上,巖縫中,到處是青綠的樹木藤蔓,原始次生林簇擁著青崖白壁,聽得見空山鳥語。想像中一場大雨過后,碧空如洗,青山如黛,峽谷中云霧繚繞,空靈秀逸,絕對是一幅酣暢淋漓的水墨山水畫卷。

    在神泉湖上蕩舟出峽,穿行在如畫的山水長廊中,可發現兩岸藏有不少原生態景觀小品。在灌木環繞的峭壁上,在泉水浸漫的山?下,在卵石累累的清溪邊,在湖畔的天然溶洞中,不時露出一處處由長滿青苔的石灰溶石或是卵石組成的象形景致,有的形似“飛狐下山”,有的宛如“仙人洗面”,有的酷肖“金龜探溪”,有的狀若“鱷魚凝碧”,個個活龍活現,任人想像。有一處溶洞,洞中露出一個幾乎以假亂真的牛頭,嘴中含有一撮青草。船工說,老牛吃?草在當地人眼中是老不正經,所以取名為“老牛戲春”。聽罷船工一般言語,再細觀憨厚老牛仍在安祥咀嚼的神態,不禁發出開心的笑聲。笑罷不覺遐想:在張家界獨特的砂巖峰林與喀斯特地貌中,不知還有多少與地質巖溶現象伴生的原生態景致,可以讓人們穿鑿附會出多少令人忍俊不住的開心故事?

    在大峽谷一游,如同是上天然氧吧洗肺,到山水畫廊養眼,在古野的原生態環境下養生,歸來不說是如沐春風,也至少是神清氣爽,一身輕松。

    游覽張家界大峽谷,與游覽武陵源相比,因起點不同而觀感不一。游武陵源是從山下往上行,登高望遠,感受到的是“萬石筍立”的壯美、“一覽眾山小”的豪邁;游大峽谷卻是從山頂往下走,幽谷探秘,腹有乾坤,感悟到的是原始野性的質樸、回歸自然的恬淡。

    聯想到人生之旅,如同登山,每登高一步,都有進步的快樂,更激發出再進一步的追求。人往高處走時,往往追求的是成功的喜悅和居高臨下的榮耀,卻少有高處不勝寒的預料。如果你屬于人生很順一類的登山者,在領略登上袁家界 俯瞰峰林云海的浩氣之后,不妨再到張家界大峽谷一游,嘗試一下從顛峰往谷底下行的感受。上山容易下山難,走下坡路不光有艱險和曲折,也有“山窮水盡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”的境遇,更有“到了谷底,每走一步都是向上”的信心重建的體驗,從而由內心深處生出“寵辱不驚,看庭前花開花落;去留無意,望天空云卷云舒”的感慨。

    冬天已經過去,春天已經到來,沉睡了千萬年的張家界大峽谷也剛剛醒來,準備以她純樸野性的原生態之美,吸納天地之氣,迎接那些被國際金融危機、豬流感或?型流感折騰得身心俱疲,渴望回歸自然、熱愛健康與生命的海內外游客。

文章來源:  www.zjjok.com www.gozjj.com

上一篇: 沒有了 下一篇:

發表評論

提交 驗證碼:
價格保證 同類產品,保證低價
退訂保障 因特殊情況影響出行,保證退訂
救援保障 旅途中遇意外情況,保證援助
7X24小時服務 快速響應,全年無休
亚洲中文无码亚洲人vr在线_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桃花网_中文字幕免费观看欧美_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视频